热线电话:1380506493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泡沫混凝土

中俄东线长江盾构隧道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

时间:2024-05-25 作者:福建科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阅读:267 次

由中国石油管道四公司承建的中俄东线长江盾构隧道内管道焊接提前完成,累计焊接管道30.667千米,AUT和RT双检一次合格率超过97%。该工程目前已填补了国内首次在盾构隧道内应用全自动焊接技术、首次应用泡沫混凝土填充技术等多项行业空白。

  长江盾构管道安装工程是当前世界油气领域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施工条件最复杂的穿江盾构隧道内管道安装项目。工程盾构隧道水平长度为10.226千米,建设任务包括在内径6.8米的隧道内水平敷设3条直径1422毫米、壁厚32.1毫米、X80M高钢级天然气管道,浇筑填充泡沫混凝土16.68万立方米,安装管道钢支撑和预留机器人日常巡检装置等。

  面对极度受限空间、超长距离环境下运输、布管、全自动焊接、防腐等一系列“世界级”挑战,管道四公司项目部先后开展了隧道内龙门吊具、地面流水线传输系统、高精度弯管机改造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技术革新创造,先后“量身定制”专用设备设施及工器具50余台(套),实现了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他们科学组织、超前谋划,合理制订施工计划,对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风险隐患进行全面交底,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他们积极推动“智慧工地”的深化应用,实现了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管理目标,创造了连续120道焊口、AUT和RT双检一次焊接合格率100%的新纪录。

  目前,项目部已开始管道试压准备、泡沫混凝土二期填充等工作,并将从安全管理、资源配置、技术指导等各方面全方位跟踪优化,提升作业效率,确保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工程项目。

泡沫混凝土技术来源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用物理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与必须组分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及可选组分集料、掺和料、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并经物理化学作用硬化形成的一种轻质材料”。

对于类似材料,国内的叫法普遍为泡沫混凝土或泡沫轻质土。就硬化成型的过程而言,气泡混合轻质土与泡沫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规程》之所以称“泡沫轻质土”,一方面沿用了国内“泡沫混凝土”中“泡沫”一词的普遍叫法,另一方面,其更大程度是用于替代填土,对其性能要求更侧重于满足替代常规填土,而不是作为混凝土来使用。

国内最早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是陈忠平博士于2002年开始的。

泡沫混凝土国内外应用现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开始将气泡混合轻质土大规模应用于替代填土的工程领域:1987年潢浜市内的公路维修工程中首次把气泡混合轻质土填充材料来使用;次年作为道路工程的填土材料使用此后,随着施工设备及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并出版了相关的技术规范。我国于2002年引进并发展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技术,目前已在包括北京奥运鸟巢、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京珠高速公路、汕头中山东路改造、广佛、佛开高速公路拓宽、河北沿海高速公路、广州亚运工程清河东路扩建改造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